政治文献外宣翻译中修辞劝说理论的介入

——

打印本文             

第 31 卷 第4期 2019年 8 月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Liupanshui Normal University Vol.31 No.4 Aug.2019 政治文献外宣翻译中修辞劝说理论的介入 张添羽 宇文刚 (山西大学 商务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1) 摘 要:为了从不同理论视角去探究政治文献外宣翻译,依据修辞学劝说理论着重分析修辞劝说理论介入政治文献 外宣翻译的理论依据以及有效实现途径。研究指出,修辞劝说理论中的修辞诉诸三模式、以受众为关注点、以“劝说”和 “认可”为修辞目标等理论观点与政治文献外宣翻译的目标有诸多契合点,这为今后进一步运用修辞劝说理论探索新的政 治文献外宣翻译策略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修辞劝说;修辞诉诸;政治文献;外宣翻译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5X(2019)04-0056-06 DOI:10.16595/j.1671-055X.2019.04.011 On intervention of rhetorical persuading theory in foreign publicity translation of political documents Zhang Tianyu;Yuwen Gang (Business College,Shanxi University, Taiyuan 030001, 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rhetorical persuading theory, the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theoretic reference for the intervention of rhetorical persuading theory in foreign publicity of political documents and its realization channels in order to research the foreign publicity translation of political documents from various aspects, points out the conjunction between the rhetorical theories including the three-model of rhetorical appeals, the receiver-focused and rhetorical aims of persuasion and recognition, so as to lay the theoretic foundation for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the political document publicity translation by adopting the rhetorical persuading theory. Key words: rhetorical persuading;rhetorical appeal;political documents;foreign publicity translation 收稿日期:2019-03-19 基金项目:2018年度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新建本科高校应用型转型路径研究” (GH18172);2018 年度山西省软科学研究项目“深化山西高校与法国大学高等教育合作发展的创新策略研究” (2018041042-3)。 第一作者简介:张添羽(1979- ),男,山西晋中人,讲师,主要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在构建融通中外话语体系中,政治文献外宣 翻译作为外宣工作中重要的一环,一直以来受到 各方高度重视。近年来,政治文献外宣翻译研究 者尝试从各个理论视角切入,如:传播学、跨文化 交际、功能对等理论等。当前研究大都围绕政治 文献外宣翻译中遵循和采用了何种翻译策略和原 则,及如何提高译文文本质量展开,成果多聚焦于 共性研究,而对其隶属于外宣工作范畴这一属性 还缺乏足够关注。事实上,政治文献外宣翻译具 有跨学科性,这一特性促使我们可以尝试借鉴修 辞学理论体系,通过对其核心概念及理论观点的 分析,去探究这一新的理论视角对于翻译学当中 提高交际与传播实效能提供何种理论指导意义。 同时,也能够进一步丰富翻译学研究的理论视角。 一、修辞劝说理论 西方古典修辞学的核心内容事实上就是对 “劝说方式”的研究。亚里士多德将“修辞学”视为 在解决所有问题时探寻劝服方式的能力。针对 “劝说”获取成功的方式,他提出了“品格诉诸、情 感诉诸、理性诉诸三种基本的劝说模式”[1] 。 (一)修辞诉诸三模式 1.诉诸修辞者品格 亚里士多德在论述修辞者品格在修辞中的 “说服功能”时认为,语言行为发出者总是试图借 助“品格诉诸”来获取语言行为接受者的信任进而 说服他们。一般而言,较之于其他语言行为发出 - 56 - 网络出版时间:2019-09-03 15:09:24 网络出版地址:http://kns.cnki.net/kcms/detail/52.5032.G4.20190903.1313.011.html 者,语言行为接受者更愿意信任公允之人,特别是 那些尚存争议以及认知模糊的话题中,人们似乎 更倾向于对那些具有优秀品格的语言行为发出者 产生信任感。人们对语言行为发出者的所有信任 感大都来自话语行为本身。品格对于成功说服而 言,可以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上述分析 来看,亚里士多德在其理论体系当中着重强调语 言行为发出者可以通过话语行为本身来凝塑自我 形象,以期建构某种促使他人信任的修辞人格。 因而,语言行为发出者需要借助修辞手段促使语 言行为接受者产生某种心理和认知,“这一结果必 然会对话语行为发出者所期待的目标——说服, 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2]57。 亚里士多德认为,语言行为发出者要赢得语 言行为接受者的信任,构建可信的修辞品格必须 具备三种特质:美德、善意和理智。正是因为语言 行为接受者信任具有这些良好品行的人,语言行 为发出者在其语言表述行为过程中,必须竭力展 示自身良好的道德、善意或是理性的形象,才能得 以塑造出杰出的修辞人格,从而有效地实现“劝 说”的目的。 2.诉诸受众情感 亚里士多德认为,情感诉诸即是为了激发受 众情感,使受众萌生同情、唤起受众的注意力并接 纳语言行为发出者的观点,而采取相应行动的修 辞手段[3] 。语言行为发出者需要善于体察语言行 为接受者的心理,通过激发语言行为受众的情感 促使他们产生某种认同。如若想要有效操纵情感 诉诸修辞手段,就必须对产生情感的心理状态、激 发这种情感的动因以及情感的宣泄对象等进行仔 细的探究。与此同时,亚里士多德还将各种话语 行为受众进行细致的划分,对各个受众群体的品 性特质加以阐述,进一步去探究通过何种途径与 方式可有效激发话语受众的情感。 亚里士多德对话语行为受众的性格特质所采 取的系统分析及描述,使得语言行为发出者在“劝 说”过程中可以根据各群体的不同特点,采用截然 不同的“劝说”策略,以达到其想要的“劝说”效 果。诉诸受众情感是修辞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构成 部分,为其后的各领域学科研究提供了不可替代 的理论借鉴和参考。 3.诉诸论证理性 塑造修辞人格、赢得受众对于言说者的信任、 调动受众情感固然易使受众进入“接受劝说”的状 态,但劝服受众终究只能借助于言说者辩明事理、 对事实加以阐述和证明才能使这一过程得以顺利 实现[4]58。亚里士多德认为,通过事件本身所蕴含 的“说服理性”来证实其表述的内容真实或者内容 明显倾向于属实的事实,“劝说”就能得以实现。 他使用“logos”一词来表述话语自身当中所包含 的语言逻辑,认为修辞劝说的途径无外乎就是“修 辞论证”与“修辞例证”。亚里士多德在阐发修辞 过程中应该如何驾驭此两种手段时认为,“例证 法”在话语行为发出过程当中的“劝说”功效尽管 十分显著,然而较之于“修辞论证”,它并不太容易 获得受众的积极响应。修辞论证和修辞例证在施 加于受众的逻辑以及推理行为时,完全可以有效 地将此两种手段配合使用,使它们最大化地发挥 出彼此在“劝说功效”上的优越性。同时,还可以 结合其他诉诸手段——受众情感、构筑可信的修 辞人格等方式获取受众对言说内容的接受与认同 感。 (二)受众—修辞劝说理论的核心因素 修辞学自诞生之日起就将对于受众的研究置 于其学科的核心地位。亚里士多德将“受众信念” 作为修辞诉诸的重要基础,认为言说者只有使自 己的言说过程符合受众的价值期待才能顺利说服 受众。语言行为发出者务必要去探究如何才能使 自己运用的语言能够条理清晰地论证观点,令话 语受众产生信任感与认同感,与此同时还必须极 力展现出语言行为发出者所拥有的某种性格特 质,明白通过何种途径和方式使语言行为受众产 生某种特定的心境。也即是说,语言行为发出者 必须充分关注受众的信仰、价值观、社会地位等因 素,修辞者要想使受众成功得以被劝说就必须架 设起与受众之间的关联,用受众熟悉和认同的语 言方式述说,修辞者的首要目标就是构建与受众 的共同立场。修辞学家 Perelman 在《The New 张添羽 宇文刚:政治文献外宣翻译中修辞劝说理论的介入 - 57 -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Rhetoric:A Treatise on Argumentation》一书当中, 着重论述了受众的重要性。他认为,论说者必须 不断贴近和适应受众才能使言说效果达到最佳。 即便是在独自构思阶段,论说者也须将自己设想 成受众,确保能够获得他们心理上的赞同与合作。 (三)“劝说”与“认同”——修辞劝说的 核心概念 修辞学自古以来就是一种“言说的艺术”,亦 是一种“劝说的艺术”。为了实现成功劝说目的, 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人格诉诸、情感诉诸和理性诉 诸三种修辞劝说模式。运用这些模式可以使言说 具有说服力。在修辞学研究中,伯克提出的“认 同”概念同样具有深远的影响。人们通过各种不 同的特质来构筑自我,当自身的这一特质与他人 发生联系时,我们便与他们分享共同的本质。伯 克用“认同”这一概念来表述事物之间的“同质 性”,“他将‘劝说’看作是‘同质性’或‘认同’,认为 能否获取语言受众的认同感直接决定了修辞行为 最终能否获取成功——‘劝说’是由‘认同’最终引 发的结果”[5]59。只有当我们使用他者的语言方 式,在言辞、姿态、形象等方面与受众相一致时,我 们才能得已将他劝服。“认同”本质上是实现修辞 目的的一种手段。当言说者与受众彼此之间确立 了某种“认同”时,劝说的预期目标便达到了。 二、政治文献外译中引入修辞劝 说理论的理据 政治文献外译是外宣翻译当中一个重要的组 成部分,外宣翻译虽以“劝说”和“沟通”为目标的 修辞性话语行为分属于不同的学科范畴,但两者 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在众多方面存在共性关 系。政治文献外宣翻译是国家对外宣传中的一种 翻译实践行为,其本质也是一种修辞行为。从这 一意义上来看,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和契合性十分 显著。 (一)话语修辞与政治文献外宣翻译均 以“沟通”为最终目标 “修辞行为与政治文献外宣翻译均为一种语 言交际行为,实现有效沟通是二者共同的目标,翻 译作为一种跨文化语言交际行为,其实质即是交 流和传播。”[6] 政治文献外宣翻译的目的是为了对 外传播,对外传播又是为了让世界认识和了解一 个国家,推进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政治文 献外译可以促使他国的译文读者受众增进对一个 国家政治环境、政治理念、国家治理体系等方面的 了解和认同,一定程度上消除他们对政治文献源 语国的误解和偏见,营造一个有利于该国在世界 范围内全方位谋求发展的国际舆论环境。可见, 外宣翻译范畴之内的政治文献外宣翻译作为对外 传播的重要一环,其实质仍旧是以语言作为一种 媒介去推进的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政治文献外 宣翻译的译者能否通过自己的译文文本成功营造 出感染他国译文读者受众的特定情境,能否成功 获得他们情感及内心的某种认可,在很大程度上 可以决定政治文献外宣翻译的终极目的能否得以 如愿达成。 其次,修辞行为与政治文献外宣就动机来讲, 他们之间很大程度上具有“同一性”,两者在动机 上显然都隐含有一定的“劝说性”。“西方修辞学历 来都将修辞视作一种‘说服的艺术’,它是一种借 助于象征手段对他者的情感、思维以及看法施予 某种影响的实践性行为。”[2]2 当代修辞研究学者伯 克将修辞界定为一门“认同艺术”,“他认为现代修 辞的目的主要是‘劝说’和‘沟通’”[7] 。我国传播 学学者则认为:“传播效果就是指受众主体自身因 内隐有说服性动因的传播性行为所引发的其心 理、看法及行为当中的变化。”[8] 由此可见,政治文 献外宣翻译作为一种传播话语,其劝说属性是十 分显著的。修辞学研究当中的“劝说动因”“有效 沟通”等理论观点与政治文献外译目标两者间的 契合点,为在政治文献外译中引入这一理论视角 提供了充分的理据。 (二)修辞劝说理论与政治文献外译均 突出受众的核心地位 在国家外宣与传播体系当中,政治文献外译 一向都将提高译文读者受众意识作为其有效提高 翻译效果的核心手段。黄有义曾就外宣翻译谈 到,外宣翻译应以受众作为依归,始终将目标语译 - 58 - 文读者作为翻译过程的关注核心,重视外宣翻译 的交际功能,应尽量遵循“外宣三贴近”原则[9] 。 在此基础之上,袁晓宁进一步指出,外宣翻译要尽 量使目标语在语篇和句法结构、语言表述方式以 及语体风格等方面尽量贴近译文读者的阅读习 惯,将目标语作为最终归宿[10] 。这一翻译原则在 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凸显了目标语译文受众的核心 地位。此外,赵启正也曾提出:“外宣翻译应将受 众需求与期待与外宣目标相结合,通过受众易于 接受的方式和语言表述传达中国信息,讲述中国 故事。”[11] 由此可见,外宣翻译范畴下的政治文献 翻译译文在受众身上所产生的预期影响充分体现 了其翻译的预设效果是否顺利得以达成。总之, 得到目标语受众群体的“认同”是实现对外宣传目 标的根本所在。 西方修辞学自产生之日起,一向十分重视对 于受众群体的研究,不论是古典修辞学创始人亚 里士多德,还是之后兴起的新修辞学都一直将“受 众”作为修辞学研究的核心关注点。新修辞学学 者Perelman认为,所有的论说行为均应适应受众, 要以受众所接受的方式展开和推进论说行为。当 代修辞学家伯克继承和发展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后所提出的“认同”理论认为,“认同”的最终结果 与目的是为了“说服”,话语行为发出者的表述方 式无法获取受众的充分认同,其结果就必然无法 说服受众[5]41。 综上,修辞学与政治文献外宣翻译在“有效沟 通”上均将“受众”作为其主要关注点及出发点,并 在这一内容上形成了深刻共识。因此,政治文献 外宣翻译实践当中,我们完全可以借鉴和参考修 辞学研究关于“受众”的理论成果尝试探究新的跨 学科翻译策略。 三、政治文献外宣翻译中修辞劝 说理论介入的有效途径 (一)政治文献外译过程中修辞诉诸三 模式的介入 政治文献外译从本质上来看,是译者接受原 著作者和翻译发起人委托与国外受众之间进行的 信息传递与交际互动的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成 功说服受众——国外受众接受并认同政治文献中 所述观点,正是政治文献外宣翻译力求达到的宣 传效果。译者要主动提升自身的修辞意识,运用 多样化的“说服”手段去描述和构思译本话语,才 能有效地实现文献翻译的外宣效果。译者须善于 利用有效的诉诸手段,特别是国外受众易于接受 的劝说效果来进行译文话语构建,才能顺利实现 外宣翻译的预期目的。 修辞学理论中的情感诉诸、人格诉诸和修辞 理性,三者是最能有效感染受众的三种模式。“修 辞理性作为实现劝说过程的核心手段,能够以某 种形式、推理模式以及惯例去打动受众并使之信 服。”[5]59修辞理性诉诸要求政治文献外宣译文在 构建过程当中要极力展现出文本内部良好的连贯 性及逻辑性。译者要极力使文献译本的语言表述 过程、语言逻辑关系、感染模式等因素能够契合他 国译文读者对译入语译本的阅读认知期待以及对 译本话语逻辑的期待。如据中国外文局阿拉伯语 译者王复在与其他译者讨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二卷中“党校姓党”一词的翻译上,有的译者主 张将其翻译为党校必须要绝对跟着党中央,没有 必要将“姓”一词直译出来;有的译者则认为,中国 人提到“姓”时,是在说明一种绝对的从属关系,就 如一个人说到自己姓张,就是在表达自己的身份 在根本上是从属于“张姓家族”。中方译者在与外 方译者充分讨论后将这一说法最终翻译为“党校 的姓必须是中国共产党”,并在后面附上了注释, 这样的翻译方式既忠实了原文,同时也使得译文 能够充分体现习近平作为中国国家主席的身份, 其讲话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其自身的话语 风格。另一方面,这样的译本其语言表述、语言逻 辑关系、感染模式等几方面都契合他国译文读者 对译入语译本的认知期待以及对译本话语逻辑的 期待。 其次,修辞情感诉诸在政治文献外宣翻译当 中也能够发挥其重要的作用。善于运用情感诉诸 手段可以有效地拉近政治文献译文译入语受众与 源语国之间的心理距离,消除受众对源语国长期 张添羽 宇文刚:政治文献外宣翻译中修辞劝说理论的介入 - 59 -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以来存在的固有偏见及隔阂,进而转化为他们内 心对于该国政治文化的某种认同感。此外,修辞 者——政治文献外宣译者,还应极力展现原文作 者的理智、美德和善意等人格魅力,从而向译入语 受众投射出一种与人为善的形象。 不同语种当中对于政治文献中同一措辞的处 理也能够体现出译者对于译入语受众的关注。例 如,在翻译“胡锦涛在庆祝建党 90 周年大会上的 讲话”当中的“惊天地、泣鬼神”这一语汇时,在不 同语种译者的翻译方式上能够看出一些微妙的差 异性。英语将这一说法译为“earthshaking”,日语 则将其译为“天地を驚かせ、鬼神をむせび泣かせ る”。英语把它翻译为“撼动天地的”,日语则是采 取了相对直译的方式。这一不同的处理方式,反 映出译者充分观照了不同民族文化当中受众对于 “鬼神”在认知上的差异性,充分运用修辞手段诉 诸受众情感而做出的一种有意识的行为。 (二)以受众为中心,提高政治文献外宣 译文的可接受度 政治文献外译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对译入语 国家受众进行“说服”的过程,因此可以认为,文献 译文文本能否最终得以有效感化和影响译入语读 者,是衡量译文翻译是否成功的核心准则。目前, 聚焦“受众因素”在文献外译当中已达成普遍共 识。然而,我们应该进一步去发现将这一认识转 化为翻译策略的有效途径与方法。故我们可以尝 试通过“受众中心”这一修辞学策略,去达成政治 文献外译在翻译初始阶段预设的译介效果。 “修辞行为在修辞学当中被视作是一个‘双向 互动、立体建构’的多维度结构,是修辞者与接受者 两主体之间的互动行为在多维度层面的展开。”[12] 政治文献外译活动中,主体是译者与受众两者,翻 译行为实质上就这两者之间的交际与互动,这一过 程当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应始终围绕“受众”。 修辞学理论在讨论修辞行为中的“互动关系” 时提出的“预设”和“言说策略”,完全可以为政治 文献外译过程中译介策略的选择提供一种新的理 论借鉴。双向交流当中的“预设”可以将其界定为 三个类别:经验预设、角色预设以及价值预设。遵 循这一理论观点也能够为政治文献外译提供一种 可操作的运作模式,即:译者在进行文本翻译时, 可提前对未来译入语译本读者的价值观、情感认 知、生活体验及其身份进行一定的预设,并随之对 译者自身的翻译策略、修辞技巧、诗学手段等做出 相应调整,有效地构建译本话语体系,进而顺利地 实现译者与读者受众之间的“双向互动”。如在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中提到的“治大国若 烹小鲜”“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两个 典故,译者充分考虑到译本读者的价值观和情感 认知,并没有将中国的传统诗词照搬过来或者进 行直译,而是通过意译的翻译形式,将两个典故分 别译为“治理一个大的国家需要非常细致,就如同 你在烹饪一条小鱼”以及“我们这些人都是一些小 官,但我们的心总是和老百姓的情感联系在一 起”。这样的翻译形式,有效地通过译者自身的翻 译策略和修辞技巧对译本进行了调整,从而使国 外读者受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文献当中所表达出 的原作者的思想内涵。 此外,译者在译前还需能够提前对译本读者 进行充分的角色预设,尽可能准确定位未来译本 读者群,这是提高政治文献译者受众意识的必然 要求。文献译本源语国与译入语国家之间,在地 理、历史、文化以及风土人情等方面必然存在诸多 差异,完全直译源语国政治文献的语言表述的“异 化”翻译方式,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源语国受 众与译入语受众之间有效的跨文化交际。如在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阿拉伯语的翻译过程 中,外方专家建议将“大国外交”中的“大国”翻译 为“大的力量”。他认为,在阿拉伯世界当中,“大 的国家”首先会被认为这个国家的国土面积较大, 在这个意义上来讲很多国家都符合这个标准,如 非洲的埃塞俄比亚、中东的沙特等国家。但是“大 国外交”中的“大国”是指中国、美国、俄罗斯这些 拥有强大力量的国家,而并非单单指国土面积。 但中方译者则认为,20世纪的冷战时期,美国和苏 联这两个“超级大国”就曾经被译为“大的力量”, 如果将“大国”的概念翻译为“大的力量”,可能会 导致阿拉伯世界的读者把中国和当年的“超级大 - 60 - 国”混淆起来。又如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二 卷当中都曾出现过“民主党派”的说法,中方译者 直接将其翻译为“民主的党派”,但是很多外方专 家则不认可这样的译法。他们认为,这样的译法 会直接导致国外的读者受众产生一种误解—— “难道中国现有的党派不够民主吗?”因此,为了有 效地消除源语国与译入语国家读者受众之间的跨 文化交际上的障碍,中方译者接受了外方专家的 建议。 因此,政治文献外译的译者不论是在译前还 是译中都应时刻保持“以受众为中心”的意识。只 有这样,才能在预设译本受众价值观、情感认知及 身份及生活体验的基础之上,依据两国受众之间 的差异做出一定策略调整后有效构建译文话语体 系,使译本话语与受众在各个层面实现有效对接, 最终顺利实现政治文献外宣翻译的预期效果。 四、结语 本文从修辞劝说理论出发,阐述了修辞者品 格、受众情感、论证理性三个诉诸原则,受众以及 “劝说与认同”三个核心概念。据此,进一步从政 治文献外宣翻译的本质属性、特征以及追求的翻 译目标及其与修辞劝说理论的契合点等几个方 面,分析了修辞劝说理论介入政治文献外宣翻译 并为其提供理论参考的可能性和相关理据。本文 从新的理论视角展开的政治文献外宣翻译研究, 为今后进一步从多维度、多角度探究政治文献外 宣翻译策略以及提高文献译本交际效果提供了一 些参考。此外,本研究在修辞劝说理论介入文献 外宣翻译的可行性和理据,以及对今后政治文献 翻译策略和构建译文话语体系能够提出何种具体 建议等方面还有待深入的完善与充实。 参考文献: [1]ARISTOTLE,GEORGE A K.On Rhetoric:A Theory of Civil Discourse[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28. [2]刘亚猛.追求象征的力量:关于西方修辞思想的思考[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3]HERRICK,JAMES A.The History and Theory of Rhetoric:An Introduction[M].Boston:Allyn and Bacon,2004:83. [4]刘亚猛.西方修辞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5]袁卓喜.修辞劝说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6. [6]吕俊,侯向群.翻译学:一个建构主义的视角[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30. [7]温科学.中西比较修辞论:全球化视野下的思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114. [8]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88. [9]黄有义.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J].中国翻译,2004(6):27-28. [10]袁晓宁.以目的语为依归的外宣英译特质:以《南京采风》翻译为例[J].中国翻译,2010(2):61-64. [11]赵启正.公共外交与跨文化交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54. [12]谭学纯,朱玲.广义修辞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4. (责任编辑:邹璇) 张添羽 宇文刚:政治文献外宣翻译中修辞劝说理论的介入 - 61 -

上一篇斯皮瓦克翻译思想解读与反思
下一篇国家翻译实践概念体系构建

相关内容

——

03

2019-09

政治文献外宣翻译中修辞劝说理论的介入

第 31 卷 第4期 2019年 8 月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Liupanshui Normal University Vol.31 No.4 Aug.2019 政治文献外宣翻译中修辞劝说理论的介入 张添羽 宇文刚 (山西大学 商务学院,山西…… [了解更多]


产品中心Focus on high-end precision positioning, service, help you realize value translation

专注高端 精准定位 用心服务 帮您实现价值翻译

——

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规范的操作流程和优质可靠的服务。所提供的翻译服务项目有:文档资料翻译、影音翻译、同声传译、交互传译、软件本地化、网站本地化、翻译软件、定制翻译系统等。  

Learn more